12月21日晚,作为2023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参演剧目,五音戏《长生》在上海长江剧院红匣子剧场成功上演。
五音戏《长生》改编自聊斋故事《水莽草》,以三娘、祝生、孔生三条脉络叙述,增加向善的人物设计,使戏曲更有温情又不失戏剧性。自上世纪60年代五音戏到上海演出后,本次也是五音戏第三次到上海演出。本次演出之前,主办方对主创人员进行了专访。
“五音戏和上海有很深的渊源”,《长生》艺术指导吕凤琴介绍五音戏时谈到,1935年,肘鼓子戏名角邓洪山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因他的演唱优美动听、“五音俱全”,百代公司赠送了一面题为“五音泰斗”的锦旗,“五音戏”由此得名。
“本次上演的聊斋题材剧目也是五音戏历来已久的创作源泉”,导演朱雷声表示,蒲松龄故居坐落于山东淄博,用淄博地方戏讲述“蒲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五音戏至今已创排了14台聊斋戏,参加本届展演的更是第一部小剧场版聊斋戏,由本院青年主创挑梁、专为年轻观众打造。
在谈到角色塑造时,《长生》主演路萌介绍,三娘虽然是鬼,但也有美好的一面,在剧中需要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复杂的心理斗争;主演荆功硕饰演祝生,角色从英俊小生到复仇冤魂,最终由恨转爱,如此大幅度的情节反转十分少见;演员们运用了飘眉、送目、鬼步、口叼酒碗儿等技巧,做到跳出程式规范的同时,在小剧场的观演关系上也有所突破。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副总裁佘玫玫代表主办单位向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副院长朱雷声颁授展演纪念牌。
生长于淄博的聊斋文化是五音戏创作的重要题材,朱雷声也曾在聊斋故事《云翠仙》中扮演梁有才,他说:“延续这一传统,我们这次通过小剧场形式来讲一讲我们的‘蒲文化’。”
小剧场精巧的演剧空间对作品的表现手法提出了新要求,演员的一举手一投足,乃至一呼一吸都会被观众捕捉到。导演朱雷声对此感同身受,“小剧场需要创作者深层次剖析人物,拎出最精的部分,往人心里走。我更注重演员的表情细节与身段幅度,会用五音戏特有的程式,例如‘飘眉’‘送目’‘飞老鸹’,体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在大幅度动作中,也会使用斗篷、鬼步、口叼酒碗儿等传统程式。”
演出当晚,三娘一席素衣哀怨登场,少年祝生踏兴而来,开启了一段相认相知,由陌生到爱恨交织的跌宕起伏,完成了对人性的洞悉,实现了爱与恨的和解。
该剧在传统戏曲程式表演之外,加入更多生活化元素,乐队编制采取少而精、细而优的理念,趋于细腻着手、小中见大,注重听觉的美感,展现五音戏优美动听的唱腔、生动风趣的语言、朴实细腻的表演,地方特色浓,演出当晚,受到了上海观众的热烈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