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芳魂艳魄,写鬼狐传说
聊斋本多痴怨,唯有情字难说!
五音戏《长生》
生为人不死,死为人得生
世间善恶
离情
五音戏《长生》根据聊斋故事《水莽草》改编,讲述喝水莽草而亡者似鬼非鬼,若要转世投胎,需找替死之人,喝下水莽草……不忍害人的水莽鬼三娘与兄长同窗祝生相遇,却误使祝生饮下水莽草……
故事曲折感人,几番纠葛。正所谓人之初,其性本善,这世间善恶离情,即便造化弄人,也要守得心中的善念与良知,一如这故事中“生为人不死,死为人得生”的顿悟,这是崇德向善的力量,更是人性的觉醒……
国家稀有剧种
演绎聊斋奇幻情缘
五音戏有着近四百年的历史,是国家稀有剧种之一,2006年6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音戏源于山东省济南东部地区,流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
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五音戏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五音戏《长生》在原著小说的框架上,把人物和故事都进行了升华,表达了生命短暂、但是真、善、美却能长存的主题。
“小剧场戏曲”作为一种新兴的戏曲演出形式,以其灵活的舞台演出样式,强大的题材包容能力,成为戏曲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新平台。从“大剧场”到“小剧场”,并非物理空间上的大小变化,而是从创作之初的理念就有别于传统戏曲。
在排练过程中,《长生》打破传统戏曲程式表演形式,加入更多生活化程式元素。唱腔设计、音乐配器方面,乐队编制采取少而精、细而优的理念,趋于细腻着手、小中见大,注重听觉的美感。
本剧舞美设计新颖、风格突出,灯光效果别出心裁,以精心制作的全息图片和动态视频画面为基础,从舞台的各个方向无缝拼接,形成一个接近完美的舞台空间,令观众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