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音戏传承基地
收藏本站

专业团体

戏剧奇葩五音戏溯源

作者:田德成    发布时间:2019-07-07

旧时人们常说:“进了青野庄,家家周姑子腔”。“周姑子”又名“肘鼓子”、“秧歌腔”、“五人班”,发源于章丘市文祖街道青野村,后演变成五音戏。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周姑子”戏就已经颇具规模分路演出了。五音戏委婉活泼、生动有趣,时而高亢明快,声情并茂,是我国百花争艳的戏剧艺苑里一支姿色清丽的稀有之花。

  一、皇宫怨女周姑子,逃难化缘唱戏

  据当地老艺人回忆:大清时期,有一个皇宫周姓宫女,随皇姑逃避迫害来到章丘文祖镇,因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尼姑,以唱“秧歌腔”为谋生手段四处云游化缘,时间久了,人们把她唱的秧歌腔叫做“姑子腔”,因她姓周,又叫“周姑子”。第一代“周姑子”戏老艺人是谭湘子,二代张玉庆,三代王春清,四代赵国君、赵国庆,五代靳成章、靳成花,六代明鸿钧。传至靳成花、靳成章兄弟,二人成立了章丘第一个周姑子戏班,在清末民初红极一方。

  二、鲜樱桃、明鸿钧唱红五音戏

  后来,靳氏兄弟在济南演艺时,邓洪山(艺名鲜樱桃)弃章丘梆子改学周姑子戏。鲜樱桃唱旦角,明鸿钧(青野村人)唱生角。两人经常配合演出,珠联璧合,成为该剧种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此外还有赵明玉(艺名两盏灯、青衣、花旦)、明先柱(丑、净、老生)、冯兰亭(司鼓)、孝丙伦、瑞银子(旦)等著名五音戏表演艺术家。1934年,经著名戏剧家马彦祥的介绍,邓洪山等五人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六张唱片,该公司赠一锦旗上书“五音泰斗”四字,这就是后来周姑子戏改为五音戏的开端。以后,鲜缨桃的艺名便蜚声剧坛了,同时改名为五音戏的周姑子戏,也为之大振,这一时期是五音戏的鼎成时期。

  五音戏共有20多个板式(腔调),主要曲目有《王小赶脚》、《赵美蓉观灯》、《拐磨子》、《王二姐思夫》、《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喝面叶》、《亲家顶嘴》、《墙头记》、《白玉楼》等,不少剧本已被吕剧等其他剧种所借用。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青野村曾多次立班教戏,学员也不少,活动范围也较广,但是由于文革的缘故,第三代艺人皆未成名。八十年代,青野村委,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五音戏,两度立科班学戏,学员达六十人之多。先后聘请杨书云(明鸿钧之徒)、李秀鉴(邓洪山之徒)、红樱桃、明鸿钧等著名艺术家执教。演出期间,又多次经鲜樱桃导演指教,青野五音剧团发展壮大起来了,青野村第四代艺人又火红起来。全国独树一支的地方戏五音戏这束奇葩,在新世纪的百花园中姹紫嫣红了。

  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其特点是:先吐字,后行腔,咬字清楚,曲调口语化,旋律变化多。演唱时基本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极具抒情性。

  三、五音戏的四个发展时期

  1、秧歌腔时期

  秧歌,是各地乡间的群众经常采用的一种娱乐演唱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曲调质朴、好学易行,形式活泼而又简单,因而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和很强的生命力。在五音戏的发源地——章丘文祖镇青野村一带,乡间的劳动人民每逢耕作播种、收割打晒之际,经常一边劳动一边哼唱,编唱出许多优美动听的民歌和简单的生活故事,加之有丰富的群众语汇,十分亲切风趣,所以乡土气息甚浓。后来逐渐加入了当地的和外来的说唱音乐,同时受到邦子腔的一些影响,使原有的秧歌曲调得以发展,演唱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也更为活泼。随着一部分腔调的逐渐定型,确立为五音戏的萌芽时期。

  2、“周姑子(肘鼓子)”戏时期

  秧歌腔随着它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广,能演唱的人也越来越多,出众的演唱人才也就不断的涌现。相传有位姓周的宫女(又说尼姑),很有艺术才华,热爱演唱且唱腔优美动听,影响渐深,在群众中逐渐传了开来,使她的唱腔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这时秧歌腔便逐渐朝着地方戏曲的形式发展,被群众称之为“周姑子”戏。邓洪山称“周姑子”是“五音戏的二祖宗”。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它们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是可信的。

  “肘鼓子”是说演员在演出时肘悬小鼓,击奏为节编唱边击,所以称它为“肘鼓子”。进入城市或串演四乡的“周姑子(肘鼓子)”戏班受到衣食住行和演出收入的影响,往往不能久留城市或一地,也不易占用过多人员,这时期只能演占用人手少,剧情比较简单的短小类剧目,例如《拐磨子》、《借髢髻》等二小戏(小旦、小生)、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通常是五人为伍结合搭档,对外便称“五人班”或称“五人戏”。

  进入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周姑子”戏相对为快速发展时期,无论从剧目数量、艺术水平、演出范围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较之以前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由二小戏、三小戏的三五人“唱门子”、“唱地摊”的家庭作坊式组织形式发展出现了七八人、十几人的组班演出活动。“周姑子”戏时期是五音戏逐渐发展起来的很重要的时期,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它一改“秧歌腔”时期的说唱式雏形唱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班腔体系,创立了较为丰富的锣鼓伴奏,化妆更为讲究,剧目更加丰富,表演也较前程式化,武打戏已能上演,已有成名的演员为师,收徒教戏。加之它本身说中有唱、唱中夹说、语言生动、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强烈,所以深受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的喜爱,曾搏得“拴老婆橛子”之誉。

  3、杂社时期:

  “周姑子”戏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逐渐出现了一些名声迭起的艺人。他们因应用地方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形成了各有一定特点的唱腔风格和板式规律。周姑子戏有东、西、北三路之分,东路艺人有高桂芳,艺名“半碗蜜”,以唱腔的词句华丽出众;西路艺人有:勒成章、勒成花、李德兴、陈承业、王元山、王焕奎、邓洪山、王化同、明洪钧、明先柱、刘方玉、赵明玉和张举珍等,其中邓洪山(即鲜樱桃)以做得好出名;北路由曹然生等人。周姑子的“四大名旦”各树一枝。

  杂社阶段时间不长,标志本剧种的衍变也无明显的进展,可算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

  4、“五音泰斗”到“五音戏”1934年的秋天,邓洪山率班(五人班)去上海百代公司管制唱片,剧目有《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安安送米》、《松林会》、《站花墙》、《祝英台》及《尼姑思凡》(七个戏,六张唱片)。百代公司盛赞鲜樱桃的唱腔“含蓄、柔婉、酸酸甜甜、既有民间情趣又不失高雅”,“五人演出满台有戏”及剧中的妙曲丽词,便赠送书有“五音泰斗”四个大字的锦旗一面(95岁老人明洪钧等亲述)。之后每到一处演出时便把“五音泰斗”的锦旗挂出,“五音戏”也由此而来。1960年,五音戏剧团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后,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五音戏演员;朱德委员长在接见五音戏全体演员时,兴高采烈的说:“五音戏很有地方特色,《胭脂》一剧有现实教育意义。”

  四、板式及曲牌和主要剧目

  由于几代音乐人的不断努力,五音戏的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很多新的板式及曲牌,极大的丰富了五音戏的表现力。

  [悠板],即俗称“慢板”是五音戏的基本板式之一,[悠板]又分为慢、中、快三种,以宫调式为主。慢板,舒缓柔婉,长于抒情,中板,流畅轻快,适宜倾诉、颂扬。快板,快捷紧凑,多用于表白、明辩等场合。中板、快板亦称为流水板。

  [二不应]亦称“二板”,为一板一眼。是老生、老旦、花脸、娃娃生、花旦常用,近于吟诵,叙事性强,调式有“宫”“徽”两种,以“宫调式”为主。

  五音戏,作为山东特有的一种地方戏曲,它的唱腔音乐通俗生动,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清丽淡雅,优美动听。

  早期的五音戏没有弦乐伴奏,只是使用逐渐丰富起来的一套锣鼓经作为伴奏,完成剧情和人物需要的一系列唱、做、念、打。

  主要剧目有:1、《王小赶脚》

  剧中人物:二姑娘(花旦)、王小(娃娃生、丑)

  赶脚,是我国旧社会普通百姓的代步形式,有的人以此为职业,此剧中的王小即是。叙二姑娘要回娘家,适逢六月里大热天,婆家二十里铺距娘家张家湾四十里路。路上雇了王小的毛驴骑着。他们通过讲价钱、啦家常,观景致及骑驴、抱包袱等情节,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表现出两个青年人开朗、纯朴的性格和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其中也不泛王小想讨些小便宜的调皮、调侃和王小反遭二姑娘捉弄的机趣。在五音戏中,《王小赶脚》是邓洪山经常上演并且很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之一。演出中经常是邓洪山饰二姑娘,邓秀珠饰王小,父女俩同台演出,配合默契,极富情趣。该戏1935年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1954年参加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同年还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60年进京演出,在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

  2、《王二姐思夫》

  剧中人物:王月英(花旦)、张廷秀(小生)、春红(丫环)。

  叙王月英未婚夫张廷秀进京赶考,三年不归,音信全无,有传言说他已病故,唯月英坚信他仍在人世。父母逼她改嫁。月英坚决不允。思念亲人,情迫难耐,天天都用金簪在墙上划道和圈以计时,“……三间北楼画满墙,不是爹娘管的紧,恼一恼画到大门上。”由于思虑过重,发展到神志不清,哭笑无常,以致摔断镜架,撕破棉被、毁坏家具,丫环春红赶来劝解,二人同去花园散心。水中的鸳鸯令她生气,树上成双的鸟儿惹她心烦,恨不得将池中成双成对的金鱼、银鱼砸死一个,这样“我也单来你也单”。最后,张廷秀考中做了八府巡案,改扮成花郎暗访王二姐。见二姐贫富不改志,荣辱不变节,遂实言相告,夫妻团聚。该戏是五音戏的传统剧目。又名《摔镜架》。是连台本戏《回杯记》中的一折。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由鲜樱桃演唱。1954年参加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鲜樱桃饰王二姐获演员奖。

 

Copyright © 2018 - 2021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