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音戏传承基地
收藏本站

专业团体

首届五音戏艺术节今晚开幕 记者专访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

作者:陈云飞    发布时间:2019-07-07

 

作为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淄博五音戏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919日晚上730分,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淄博首届五音戏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五音戏发展揭开新篇章。一个老剧种为何会焕发如此迷人的魅力?918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马光舜,请他就五音戏近年来的发展为读者解疑释惑。

马光舜告诉记者,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以保护和传承五音戏为己任,聚力精品创作、深化理论研究、拓展跨界融合、夯实传承普及、创新数字保护,打造了“五位一体”的五音戏保护传承模式,为剧种发展带来了新气象,让五音戏焕发了新活力。

精品创作:让五音戏名声在外

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立院之本,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三贴近”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生产了《云翠仙》《紫凤》《大众星火》《源泉》《英雄铁山》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马光舜告诉记者,剧院着眼于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淄博“聊斋文化”资源,连续创作了《墙头记》《姊妹易嫁》等8部系列“聊斋戏”,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学术界和国内演出市场引起巨大反响。

理论研究:练好五音戏内功

记者了解到,在激活传统、发掘创作源泉的同时,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还高度重视剧种的理论研究工作。

据马光舜介绍,近年来,剧院围绕剧种历史、艺术特色、文化价值、代表人物、传统剧目、生态建设等课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相继出版了《五音戏》《山东地方戏丛书·五音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档案·五音戏》《五音戏传统剧本精选集》《中华戏曲·五音戏》等一大批学术专著,为剧种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此外,剧院还积极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加强合作研究,借助外脑,提升了剧种的研究层次。

跨界融合:拓宽五音戏传播平台

马光舜告诉记者,201711月,根据五音戏传统小戏《拐磨子》创作的首部五音戏微电影正式首映并获第二届中国戏曲微电影大赛“最佳戏曲微电影奖”,开辟了五音戏和电影艺术的第一次“触电”合作,提升了剧种的影响力,扩大了剧种的传播途径。此次首届五音戏艺术节中“五音戏及肘鼓子声腔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更是汇集了茂腔、柳腔、扽腔等与五音戏同宗一脉的各路肘鼓子声腔剧种,再现历史上各路肘鼓子同台竞技的演出盛况。此外,五音戏剧院还加强了与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等民间剧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剧种的知名度。

夯实传承:五音戏后继有人

五音戏发源于乡里,传唱于民间。201712月,山东省首家对外免费开放的现当代戏曲名人专题纪念馆——鲜樱桃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展出了与鲜樱桃先生有关的实物资料300多件。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团队300余个、10000余人次,已经成为传承、保护、弘扬五音戏艺术的重要窗口、推广载体和实践基地。

“孩子是戏曲的未来和明天。”为此,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提出“五音戏要从娃娃抓起”,启动了五音戏进校园工程,向全市中小学赠送剧院编写并出版发行的校本教材《淄博市中小学美育资源系列·走进五音戏》8000册。

数字保护:把眼光投向未来

近年来,五音戏剧院创新开展了“五音戏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工程”,形成了《五音戏口述史》《鲜樱桃五音戏经典唱段音配像》《鲜樱桃代表性剧目演出视频》《鲜樱桃专访》《说说五音戏》等一大批数字化资料。汇集了自上世纪30年代至今,历代五音戏艺术家的舞台演出及教学、传习活动,为后续五音戏的创作研究提供了依据,对抢救保护五音戏珍贵资源和创新开展五音戏保护传承,起到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Copyright © 2018 - 2021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