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了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多位非遗传承人将赴济南24所学校授课,打造“带不走的非遗课程”。近两年,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在山东呈升温态势,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及传承非遗技艺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送进去”的课程受欢迎
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仍记得2017年赴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演出时的场景。“传统剧目《姊妹易嫁》演完,几位女同学跑上舞台,激动地要跟演员合影。照完后,她们居然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蒋庆鹏说,那次进校园演出对全院演职员触动很大,“这让我们坚信,非遗在学校从来不缺少受众。”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山东认真贯彻将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要精神,大力推动非遗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2017年9月起,潍坊市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实施了非遗校园教育传承“薪火工程”。在5年的工程周期中,潍坊各级各类学校将从学校职能需要出发,建立戏剧戏曲、美术书法、民间舞蹈、传统音乐、手工制作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课程体系,推进相关教材编制。
今年4月,《淄博市中小学美育资源系列·走进五音戏》首发式在当地举行。该书由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和部分中小学艺术教师联合编写,配有近百幅图片和50余段五音戏教学及赏析音频、视频,扫描书中二维码就可以欣赏五音戏,系统而生动地让广大师生感知五音戏的渊源、艺术特色、传承发展,助力解决非遗进校园师资力量匮乏、难以大面积展开的难题。
而根据济南市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的总体安排,济南市文广新局将在签约学校设立启动资金,向急需开设校园非遗课程的学校提供“点单式”服务,按照“一校一项(非遗项目)”的原则,严格遴选一批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前去授课。
为培养“青年工匠”助力
山东的非遗进校园并未局限于单纯的展演与美育教育。这两年,部分地市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红利,开始了非遗传承人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稀缺手艺“青年工匠”的新尝试。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威海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学院。一年来,非遗学院陆续邀请威海多位非遗大师入驻,建立项目工作室。项目工作室由非遗传承人联合学院师资力量共同运作,主要开展技艺传承、知识讲座和学科建设等,助推学院专业内涵发展,促进威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据威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吴永刚介绍,项目工作室聘请威海非遗传承人作为项目导师,依托学院相关专业,面向学生和有兴趣、有责任感的志愿者讲授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有利于年轻人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
威海的另一家职业院校——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则专门建设了非遗文化教学场馆,并遴选有助于培育“工匠精神”和易于学生操作的民俗技艺作为教学内容。据教学场馆负责人介绍,与其他通识课程一样,学院开设的各门非遗项目课程也纳入到学业考试评价体系中。学生每学期任意选修一门课程,需参加36学时至38学时的学习,成绩分为“日常行为”与“实践技艺”两部分,各占50%,考试合格后,可获得2个学分。课程结束后,优秀作品将由学院收藏,并给学生颁发收藏证书,记入学生的毕业档案。
潍坊市文广新局局长孙俐君曾多次参与非遗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在她看来,在具有职业教育能力的中专、大专院校实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的非遗项目教学,探索以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谋生技艺,促进文化资源向生产力转化。
不止于塑造“文化印记”
聊城市茌平县的学生家长徐灿灿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孩子在学校接触非遗,最大的好处是增强了“家乡的意识”,了解了家乡的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徐灿灿持类似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很多家长表示,目前学校的教育,尤其是美育内容的相对欠缺,让孩子们缺少特有的“文化印记”。青少年经常接触的网络、电视等媒介上多是流行文化,缺乏对本土文化底蕴的感知。
非遗进校园的进一步发展,为青少年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们的上述忧虑。“但非遗与教育的融合,不能仅止步于塑造‘文化印记’。”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衍良认为,通过让孩子们接触、学习、感悟非遗技艺,了解其中蕴含的匠心精神,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益。
王衍良认为,目前,山东的非遗进校园整体情况比较乐观,“走进去”的形式与内容也都有所创新;下一步应在“共建”上继续着力,特别是建立文化、教育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的组织机制,以资源整合为原则,推动非遗与学校教育融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孙俐君建议,不妨将非遗进校园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促教、以教促文,引导社会文化资源和文化主体共同参与,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良好工作机制。同时,政府应对非遗校园传承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尊重艺术教育规律,使青少年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得到思想启迪、心灵温润、人生陶冶。